欢迎访问湖北之声  今天是 2025年07月02日 星期三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

中国科学院研究显示,生成式 AI 将在 2023~2030 年产生 120 万~500 万吨的电子废弃物

12 月 2 日消息,以大语言模型为基础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快速发展,并走进日常生产与生活。然而,生成式人工智能需要庞大的计算算力与硬件资源,以支撑大模型的训练和推理。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联合英国剑桥大学、以色列瑞赫曼大学的科研人员,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电子废弃物排放预测及管理策略研究方面取得了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自然-计算科学》上。

该研究开发了人工智能需求-算法-算力-硬件关联的物质流核算方法,完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产生的电子废弃物的情景预测与应对举措识别,为人工智能全球可持续治理提供了新的维度及支撑。

研究显示,在不同情景下,生成式人工智能将在 2023 年至 2030 年产生 120 万至 500 万吨的电子废弃物,并对生态环境及人群健康产生影响。

同时,研究识别发现,通过实施相关循环经济战略,可以减少 16% 至 86% 的电子废弃物。

IT之家附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3588-024-00712-6

中国科学院人工智能 新浪众测 新浪众测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相关新闻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湖北之声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