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湖北之声  今天是 2025年01月05日 星期天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外网冲浪刷到一个爬藤捷径,让海淀妈妈都陷入了沉默


大家好,我是Bluer。

这两天在外网看到一则有点意思的爬藤新闻——

随着藤校录取率的连年走低,美国最卷的纽约家长为了让孩子上名校,不惜花费几百万美元把家搬到偏远地区,用「高考移民」的思路爬藤。


■常春藤学校2027届录取率。

无独有偶,这个情况在国内也有。

早些年就有顾问朋友说过:

要真想提高名校几率,与其花钱参加那么多竞赛、项目,不如离开北京、上海等地,搬家去偏远地区,概率更大。

除了城市学生外,为了多元化,美国精英大学也希望能招到利用有限资源仍实现自我的农村第一代大学生。

透过美国「高考移民」底层逻辑不难看出,越发同质化的中产家庭爬藤之艰难,以及围绕中产爬藤「觅食」的商业链之庞大。


■纽约邮报的报道,用了「desperate」一词。


先来说说,高考移民的思路,在美国大学申请中真的存在吗?

答案是肯定的。

多家美国媒体报道,「农村」今年来已经成为大学招生届的流行词。

因为来自这些地区的学生太少,为了实现生源多元化,像耶鲁、哈佛这样的大学, 已经逐渐开始战略性地在农村招生。

比如耶鲁大学早在2017年起就有一位叫做科琳·史密斯的老师,开始寻找耶鲁想要的农村学生。

她去肯塔基州、田纳西州等地方,专门找到郊区和农村的孩子开展活动,物色有潜力的学生。


■《耶鲁每日新闻》曾专门报道过这一举措

「有的是农场长大的孩子,有的是每天花费1.5小时上学的高中生,还有的学生,会驾驶后面有24行播种机的拖拉机,每天为了确保丰收而计算播种量。

他们具备精英家庭孩子没有的能力:

一个人穿越森林,识别动植物,避开有害植物,寻找有用植物做晚餐」。

招生官发现,这些孩子的农村活动令人印象深刻,比上千个担任模拟联合国主席、AP拿到满分的孩子更有趣。

为了确保有潜力的农村孩子不被埋没,史密斯老师还成了美国第一个专门审查农村申请者的招生官。

她认为,农村学生不需要参加 AP 课程、两年西班牙语和两年微积分(许多农村学校不提供)课程,就能在耶鲁大学取得成功。

如今,每年有80-100名来自农村和小镇的学生入读耶鲁,根据2021年的官网数据,农村孩子占所有新生的大约5%。

而来自《福布斯》的一项数据表示,从2020年开始,许多藤校都为农村学生开设了选拔性考试,一年后农村学生在藤校的入学率就增长了56%。


■美国农村地区18至24岁的人中只有29%进入大学,图中的男孩约翰·邓恩就是其中 之一

那么,如何界定「农村学生」呢?

因为大多数学院和大学都依赖于国家教育统计中心 (NCES) 的分类数据,所以答案是:学生就读高中的位置(而不是他们的出生地)。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些中上阶层的家庭,就发现了可乘之机——

只要搬到农村、小镇,让孩子入读当地的寄宿学校,在申请大学时就可以被视为农村学生。

可想而知,这些从小在大城市的激烈内卷中浸泡过的孩子,显然比出生于农村的同龄人,更懂得精英大学的录取偏好。

而更扎心的事实是,其实真正在农村长大的孩子,极少有人主动申请藤校。

国内情况也类似。

就像一位顾问朋友说的:美国大学最想要的中国学生根本不知道有这个途径,偏偏「看腻」了的同质化中产挤破头要去上。



今年,这种美国版「高考移民」已经俨然成为爬藤产业链中的一环。

一位毕业于耶鲁、名叫克里斯托弗·里姆的高端教育机构创始人爆料:

为了得到大学offer,家长们不遗余力地向顾问支付了150万美元,并搬到另一个地区,以获得更具优势的升学条件。

他见过很多家庭的孩子从大学和预科学校退学,举家搬去了肯塔基州和阿肯色州的高中。

还有没有进入常春藤学校的学生,他们会选择gap一年,而不是退而求其次,进入不那么具有声望的学校。

「对于精英教育和常春藤名校的追求,让一切都脱轨了」。

这种疯狂,正在越来越低龄化。

尽管里姆所在的教育机构不太会接触到七年级以下的学生,但他经常遇到二三年级的家长来咨询升学事宜。

甚至还有一个家长为了加入里姆的项目,谎报了自家五年级孩子的年龄。

「这些家长已经不理智了,如果他们的孩子犯了个小错误,他们会觉得这是世界末日,曾经所做的一切努力都会付之东流。」


■曾引发热烈讨论的《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中,作者就描述了纽约上东区家长对教育有多焦虑:「如果无法把孩子送进贵族学校,就跟被食物链顶端的美洲豹吃掉了一样恐怖。」

有些家庭甚至愿意支付难以想象的价格,来获得升学优势。

比如一位住在曼哈顿的母亲同意向常春藤顾问支付150万美元,以帮助自己的女儿进入精英大学。

为什么藤校录取越来越低,竞争越来越激烈?

从2015年就开始做申请服务的里姆说,这场竞争的顶尖参与者越来越多,来自全球的学生都在争取美国精英大学的入场券。

里姆估计自己的客户中有约三分之一是国际生,并且这个数字还在逐年上涨,特别是来自中东地区的学生。

「大家都对这感到震惊,因为大家猜测国际生源最多的国家应该是中国、韩国或日本。

但在沙特阿拉伯和卡塔尔这样的国家,如果你能进入顶尖学校,政府会为你支付所有的学费。」


■一篇来自迪拜媒体的文章,分享了那些进入藤校的学生经验,有人提到在迪拜长大的优势:有一个得天独厚的环境,可以参与很多跨文化互动,拥有很丰富的多元化背景

这场求学竞赛,给所有学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除了学业安排之外,想要进入斯坦福、芝加哥和麻省理工等顶尖学校的高中生,通常需要做到这些:

  • 每天花费三小时完成功课;

  • 成为社团的领导者;

  • 掌握两三项运动;

  • 每周进行SAT辅导;

  • 挤时间参加每周的教育咨询。


「他们必须成为第一名,而这带来了持续性的压力。你不能为了享受而加入一个社团或学习一项运动,你必须成为最出色的那一个。

这样的压力很早就开始了。

里姆表示:「纽约私立学校招生都是一个圈子的,你在哪里上幼儿园意味着你能上怎样的中学、高中和大学,这已经是一场迷你大学招生比赛了。



同样的,家长也在承受压力。

除了动辄上百万的开支外,里姆常听说家长因为太担心孩子的大学申请而失眠。

「我并没有在开玩笑,曾经有家长发消息给我,你的求学咨询拯救了我的婚姻。」

里姆的教育机构也取得了出色的成绩,94%的学生至少得到了三所梦中情校之一的offer,但里姆认为——

大学申请的规则已经被深深打破了。

「这些学生非常努力并全力以赴,但有时他们虽然做了所有正确的事,但还是没有得到理想的offer,因为自己同班同学的家长向学校捐赠了5千万美元以上的资金。

说实话,这是一场不平等的比赛,而且会越来越不平等。


■奈飞纪录片《买进名校:美国大学舞弊丑闻》。

这些年来,围绕藤校招生不透明的规则引发了许多讨论,一些无法被量化的指标都成为了「钻空子」的地方。

如体育升学、捐赠、校友子女、多元化等指标,都成为了舞弊的可能。

像几年前牵扯出了斯坦福、耶鲁、南加大等大学,涉及人员包括好莱坞顶级女演员、国内上市公司董事长等,涉案金额高达2500万美元的招生舞弊案,经过媒体报道后成为众矢之的。

吊诡的是,有媒体报道,该事件反倒让更多富人意识到「原来还有这种玩法。」

这些年来,「这样的事情并没有停止,只不过门槛更高,走入更深的地下。」

根据美国平权法案的诉讼,2014年至2019年间,进行捐赠的哈佛申请者被录取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近七倍。同样,校友子女被录取的可能性也比普通学生高出近六倍。

社会学家布尔迪厄这样说过:

学生学业表现取决于家庭初始习性和学校再教育习性之间的距离大小,一个阶级的文化习惯与该教育体系定义成功的标准越接近,则越是有利。


■哈佛教授Raj Chetty研究,在成绩相同的情况下,中产家庭孩子被录取的可能性低于家庭财富顶尖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也低于最贫穷的学生,中产就这样「消失」了,为此中产只有更另辟蹊径。

毋庸置疑,藤校所定义的成功是符合精英标准的,而现在精英之间的竞赛在层层加码,普通人在这样的求学漩涡之中只会被卷入得更深。

结果很有可能是钱投入了一大堆,却被筛选、被淘汰。

就像淘金的人不一定能淘到金子,在途中卖装备的人却能赚得盆满钵满一样,中产不一定能爬藤,但是做着名校生意的人却一抓一大把。

这样的情况,在国内也并不少见。

许多人也早早看到了「商机」。

早在几年前,就有机构去国外和国内非一线城市进行奖学金招生,利用藤校招生偏好(如第一代大学生,农村孩子等)冲刺名校,再拿出亮眼的榜单来招生。

毕竟只要有一两个藤校录取,就能引来大量做着美梦的中产家长。

他们错了吗?当然没有,甚至是做了好事,改变了一些孩子的命运,也是在市场化竞争中用正当途径获取该得的收益,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对于中产家庭来说,在这样的眼花缭乱中稳住阵脚可不容易。

如同我曾经看到的一个评论所言:

「留学这条路,但凡家长有一点远高于孩子水平的不切实际贪心,都会因为这个贪心而买单,one way or another。」


本文系授权 发布 ,by Bluer,From 谷雨星球,微信号:guyujihua2021,邀你一起做内卷下的教育长期主义者。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经许可不得转载,INSIGHT视界 诚意推荐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湖北之声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